“碳中和”冬奥会,世界共同走向绿色未来

人物谈:“碳中和”冬奥会,世界共同走向绿色未来。

近日,在北京新闻中心举办的2022年“美丽中国绿色冬奥”新闻发布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院长、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院长王金南表示,北京冬奥会成功兑现了碳中和承诺,成为迄今为止第一届“碳中和”冬奥会。

北京冬奥会上,开幕式首次呈现了一个使用清洁氢能源作为燃料的“微型火炬”。国家速滑馆“冰带”成为世界上第一个采用二氧化碳跨临界直接冷却系统制冰的大道速滑馆,其碳排放接近于零。水立方被改造成了“冰块”;冬奥会所有场馆达到绿色建筑标准,常规能源100%使用绿色电力;超过1000辆氢动力巴士穿梭在体育场周围…将绿色、环保、可持续的冬奥会以智慧、多元、完美严谨的效果呈现在全世界面前,向世界展示中国的环保力量。

“碳中和”的实现让冬奥会展现出独特的魅力。首钢跳台滑雪一经建成,就吸引了众多关注。“时空飞雪、工业迪士尼、奥运风向标、北京新网红……”中外媒体和国际官员给予首钢跳台滑雪高度评价。这个炫酷的大平台由首钢老工业园区改造而成,冬奥元素与老工业遗址有效融合。北京冬奥会对绿色、节俭、环保的追求,激发了许多理念,展现了中国智慧。“山林体育场,生态冬奥”是延庆赛区的核心设计理念。国家雪车雪橇中心,像一条龙,飞过山脊。国家高山滑雪中心的赛道从小海拓山顶蜿蜒至山谷。延庆东岙村散布在山谷东侧的平台上。群山之间,建筑错落布局,与山景相得益彰。比如美属萨摩亚男子钢铁雪地车骑手克鲁姆·普顿(krum Puton)就称赞道,“这是我见过的世界上最美的赛道,群山环绕。”“山林映场馆”,绿色成为北京冬奥会最亮的底色。

北京冬奥会实现“碳中和”,使中国生态文明建设迈上新台阶。北京冬奥会的绿色低碳实践,留下了丰富而宝贵的可持续奥运遗产。比如北京赛区场馆的15个冰面全部使用最环保的二氧化碳作为制冷剂,二氧化碳制冰的余热全部可以回收再利用,用于场馆的热水、倒冰、除湿等场景。这15个冰面也可以在赛后使用,成为低碳环保的大众健身场所。同时,“全民冬奥”让低碳发展、绿色发展的理念深入人心,增加了低碳生活方式“常态化”的可能性。中国紧紧抓住“绿色冬奥”的历史机遇,推动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建设“一起走向未来”。

北京冬奥会实现“碳中和”,为全球环境保护树立了新榜样。北京冬奥会采取的一系列节能环保措施,如低碳能源、低碳场馆、低碳交通、低碳办公等。,为世界其他城市提供了值得借鉴的经验,也为全世界提供了一套可行的中国方案,通过实践证明了大型体育赛事低碳环保与精彩规范完美融合的可能性。

在全球努力早日实现碳中和的今天,北京冬奥会不仅是一场体育赛事,更是一个绿色科技和绿色理念的实践平台。“碳中和”的北京冬奥会将成为新的起点,与世界人民携手共建美好的地球家园。(吴育林)

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本站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https://www.ximenweb.com/11605.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上一篇 2022年2月21日 下午9:09
下一篇 2022年2月21日 下午9:31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