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种“4.0时代”迫在眉睫,推动生物育种产业化——专家解读中央一号文件
2月22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2022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工作的意见》,也就是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发布。在加强现代农业基础支撑部分,文件提出要大力推广种源等关键农业核心技术;全面实施种业振兴行动计划;启动重大农业生物育种工程。
“生物技术的应用正在深刻改变全球农产品生产和贸易格局。近年来,全球生物育种技术不断取得重大突破。世界种业已经进入育种“4.0时代”,正在迎来以全基因组选择、基因编辑、合成生物学、人工智能等技术融合发展为标志的新一轮科技革命。”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副研究员王小军23日在接受科技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我国粮食生产实现了18连丰收,口粮绝对安全得到有效保障。但随着粮食系统转型升级,饲料粮需求旺盛,结构性矛盾突出。
“2021年,中国进口大豆9653万吨,对外依存度85.5%,其中巴西、美国和阿根廷进口比例分别为60%、34%和4%。玉米进口量2835万吨,对外依存度9.39%,其中从美国进口70%,从乌克兰进口29%。国内玉米和大豆的产量不到美国的60%。”王小军说。
在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所长、研究员王秀东看来,提高大豆自我保障水平离不开扩大面积、生产提货单、寻找替代品三个方面。
“在面积扩大方面,为确保粮食(主要是玉米)播种面积不受影响,通过在西南、西北、黄淮海等地区推广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等新模式,探索玉米、大豆兼容发展路径;通过推动地方落实党政责任、实施生产者补贴、开发适宜种植的盐碱地等方式,增加大豆种植面积。”王秀东指出。
提货单生产方面,王秀东认为,要加快大豆生物育种产业化进程,加强大豆生物育种研究,充分挖掘和利用优良技术,提高分子育种和基因组设计育种水平;要加大政府对大豆科技的公共财政投入,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激励和引导作用,营造良好的农业科技创新环境。
在寻找替代方面,继续有效利用长江中下游冬闲田扩大油菜种植,鼓励新疆次优棉区种植花生,改造低产油茶提高产量。
在王小军看来,推进生物育种产业化是中国追赶世界科技前沿、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战略选择。
加快生物育种产业化,王小军认为需要加强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加快生物技术产品创新,挖掘育种价值新基因,克服关键核心技术制约,满足产业发展需求,开发多基因叠加、多性状的新产品;二是加快产业化后端抗性管理的研究和体系建设,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抗性管理体系,防止目标生物或除草剂抗性加速;第三,鼓励企业进行生物育种的科技创新,通过组建科学与企业的创新联合体,加速生物育种成果的应用;第四,建立生物育种全过程的产品管理体系,加强产业化后期市场、加工、流通、贸易的监管,明确各相关主体的责任,在开前门的同时堵住后门。
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本站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https://www.ximenweb.com/11765.html